当前位置:首页 > 杀虫剂 >

雨季打药白忙活?内吸杀虫剂3招解难题

老王头去年用这法子,30亩大棚少打了4遍药,光人工费就省了2400块。二、雨季杀虫剂总被冲走咋办?去年七月暴雨季,李婶家辣椒地的蓟马越杀越多。换成​​杀虫双颗粒...


​老张蹲在自家黄瓜地里直犯愁,叶片背面密密麻麻爬满蚜虫,刚喷完的吡虫啉遇上一场急雨全冲没了​​。隔壁老王叼着烟卷晃悠过来支招:"用那啥内吸的,跟打吊瓶似的,保准管用!"这话可点醒了我,试了三种内吸杀虫剂后才发现,​​选对用法每亩能省200块人工费,虫子还灭得干干净净​​。

雨季打药白忙活?内吸杀虫剂3招解难题

一、藏在叶子背面的蚜虫怎么灭?

上个月给番茄打药,发现常规触杀剂根本喷不到叶背死角。农技站老周教我个绝招:​​用吡虫啉兑水灌根​​。这药就跟长了腿似的,从根系顺着茎秆爬到每片叶子,三天后翻开叶背一看,蚜虫全成了干尸。

​关键操作:​

雨季打药白忙活?内吸杀虫剂3招解难题
  1. 下午4点配药(植物呼吸旺盛吸收快)
  2. 每株灌300毫升药液(别心疼水)
  3. 套种驱虫植物(薄荷、罗勒隔开种)

老王头去年用这法子,30亩大棚少打了4遍药,光人工费就省了2400块。


二、雨季杀虫剂总被冲走咋办?

去年七月暴雨季,李婶家辣椒地的蓟马越杀越多。换成​​杀虫双颗粒剂拌土​​后,雨水反倒成了帮手——药粒遇水溶解,顺着水分被根系吸收,叶片里的蓟马吃着带毒汁液,三天就团灭。

​省钱组合:​

雨季打药白忙活?内吸杀虫剂3招解难题
  • 拌土用3.6%大颗粒剂(持效期长达40天)
  • 叶面补喷25%水剂(重点喷新梢)
  • 雨前撒草木灰(调节土壤酸碱度)

对比试验发现,这种用法比常规喷雾省药60%,还能避免药剂流入河道污染水源。


三、果树钻心虫治不住该咋整?

果农老刘的桃园去年遭了殃,钻心虫把树干蛀得千疮百孔。跟着林业局专家学的​​树干注射法​​真管用——在离地1米处打孔,注入5毫升氧乐果原液,药液顺着导管遍布全树,躲在树干里的幼虫全被毒杀。

​操作要点:​

雨季打药白忙活?内吸杀虫剂3招解难题
  1. 刮除老树皮找新鲜木质部
  2. 45度角斜钻孔(深度2厘米)
  3. 注射后用黄泥封口
  4. 挂警示牌防误触(高毒药剂慎用)

这种"外科手术式"杀虫法,比传统喷药节省90%药剂,还能保护树冠上的益虫。但要注意采收前40天必须停药,避免农药残留。


四、这些坑千万别踩

  1. ​混用活菌菌肥​​:去年把阿维菌素和枯草芽孢杆菌混用,2000块的生物制剂全报废
  2. ​浓度随便调​​:浓度翻倍导致黄瓜苗烧根,反让蚜虫产生抗药性
  3. ​药液重复用​​:开封的杀虫双水剂半年后失效,白打了三亩地

农资店张老板透露,​​70%用药失误都是不看说明书​​。特别是标注"内吸传导"字样的药剂,必须严格按作物、生长期调整用法。


​最后唠叨句​​:上周帮菜农老马检查,发现他家的杀虫双跟碱性叶面肥混用,赶紧叫停。记住啊,​​内吸剂怕碱怕高温,早上灌根效果最好​​。种地这活儿讲究个精细,就像老话说的:"三分靠药,七分靠巧,虫子见了跑不了"。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shachongji/28119.html"
上一篇 超威与榄菊杀虫剂终极对决,家庭防虫如何科学选择
下一篇 杀虫剂能降低环境容纳量吗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