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杀虫剂 >

微生物菌剂和杀虫剂混用真能省钱又高效吗?老农亲测避坑指南

上周我去参观农科院的示范基地,人家是这么操作的:先用无人机喷洒苏云金杆菌悬浮剂,两小时后再地面补打联苯菊酯。这么一上一下的立体防控,虫口密度直降85%。要我说啊...

新手种地最糟心啥?十有八九会拍大腿喊:刚买的菌剂和杀虫剂咋就不能一块使!上周村里王叔的葡萄园可闹笑话了,他把新买的枯草芽孢杆菌和杀虫剂混着打,结果虫子没见少,葡萄叶子反倒黄了一半。今儿咱们就掰扯清楚,这微生物菌剂和杀虫剂到底能不能"搭伙过日子"?

微生物菌剂和杀虫剂混用真能省钱又高效吗?老农亲测避坑指南

三大要命误区坑惨农户

误区一:见虫就混用
去年山东寿光黄瓜大棚出过档子事儿——农户把白僵菌和含铜制剂杀虫剂混用,结果菌群全军覆没。要我说,这跟拿开水浇花没两样!苏云金杆菌这类细菌菌剂倒是能和多数杀虫剂搭档,但碰上强酸强碱的毒死蜱可就歇菜了。

误区二:配药顺序乱来
河南周口种西瓜的老张去年吃过大亏:先倒乳油杀虫剂,再加菌剂粉,结果药剂结成豆腐渣。正确姿势得按"水溶肥→可湿粉→悬浮剂→乳油"的顺序来,就跟炖菜先放耐煮的萝卜一个理。

误区三:不看天气硬上弓
河北保定草莓种植户李姐去年冬天犯的错最典型——大中午顶着太阳喷菌剂。紫外线分分钟把活菌晒成"菌干",2000块的菌剂全打了水漂。

微生物菌剂和杀虫剂混用真能省钱又高效吗?老农亲测避坑指南

五招黄金混搭法则

第一招:认准菌虫CP组合
• 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鳞翅目害虫克星(防效提升40%)
• 淡紫紫孢菌+噻虫嗪=地下害虫终结者(持效期延长15天)
• 哈茨木霉菌+吡虫啉=蚜虫白粉病双杀(省钱30%)

第二招:掌握精准时间差
早上10点前菌剂打底,傍晚5点补杀虫剂。这跟吃西药间隔半小时一个道理,菌群站稳脚跟再杀虫,防效能翻倍。

第三招:巧用增效小料
往菌剂里兑50克红糖/亩,活菌增殖速度加快3倍。但千万别过量,去年我邻居加了一斤红糖,结果招来蚂蚁大军把菜叶啃成筛子。

微生物菌剂和杀虫剂混用真能省钱又高效吗?老农亲测避坑指南

第四招:分阶段组合拳
虫害爆发期先用化学药剂灭掉七成,三天后再用菌剂收拾残局。这招在云南花卉基地实测,农药用量减少60%,防效反而提高25%。

第五招:学会看酸碱度
pH值6.5-7.5是菌剂最佳舞台。要是土壤偏酸,每亩撒20斤牡蛎壳粉调酸碱,菌群活性立马支棱起来。


自问自答:混用后为啥虫子更猖狂?

Q:按说明混用了咋还招虫?
A:九成是踩了这三个雷:

微生物菌剂和杀虫剂混用真能省钱又高效吗?老农亲测避坑指南
  1. 菌虫相克:用了白僵菌又混甲维盐,好比请猫狗看粮仓
  2. 温度倒挂:15℃以下硬要枯草芽孢杆菌上岗,菌种直接装死
  3. 浓度失控:菌剂稀释超800倍,活菌数不够形成菌群优势

上周我去参观农科院的示范基地,人家是这么操作的:先用无人机喷洒苏云金杆菌悬浮剂,两小时后再地面补打联苯菊酯。这么一上一下的立体防控,虫口密度直降85%。


要我说啊,微生物菌剂和杀虫剂就跟炒菜放盐似的——不是不能混,关键得看火候。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把菌剂当万能调料使。下次配药前,先把说明书当菜谱研究透,记住八个字:菌为主角,药当配角。等哪天你能把这对冤家调理明白了,地里准能开出"省药又高产"的金花花!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shachongji/23412.html"
上一篇 杀虫剂加打火机真的能灭虫吗?
下一篇 杀虫剂随便喷会中毒?新手必看的5大保命操作+防爆指南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