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农药技术 >

为什么你打的农药总治不住晚稻卷叶螟?

去年隔壁村王婶不信邪,非等虫子把叶子全卷实了才打药。结果农药根本渗不进去,最后亩产少了200多斤。四、这些雷区千万别踩​贪便宜买小厂药:某地农户用了山寨"康宽"...

刚插完秧的稻田绿油油的,可没过几天就发现叶片发白打卷,像被开水烫过似的。新手老刘蹲在田埂上直挠头:"这农药明明按说明书打的,咋虫子反而越杀越多?"这个困扰着千万稻农的问题背后,藏着不少门道。今天咱们就仔细说,看看晚稻卷叶螟到底该怎么治。

为什么你打的农药总治不住晚稻卷叶螟?

一、卷叶虫为啥这么难缠?
这虫子可是水稻界的"游击专家",每年从越南、老挝随风迁飞过来,一来就是几代同堂。幼虫躲在卷成筒的叶片里啃食叶肉,等你看见白花花一片时,早就错过了最佳防治期。更糟心的是,它们对农药的抗性比韭菜长得还快——十年前用阿维菌素一打一个准,现在浓度翻倍都不顶用。

二、农药选不对=白撒钱
现在市面上的农药五花八门,新手最容易踩的坑就是光看包装上的"特效"俩字。咱们得搞明白:

  • 生物农药:像苏云金杆菌(Bt)这种"活体杀虫剂",专挑幼虫下手,但对温度敏感,大中午打药直接歇菜
  • 双酰胺类:氯虫苯甲酰胺(康宽)这种新贵,能管20天左右,不过见效慢得像老牛拉车
  • 复配方案:甲维盐+虱螨脲这对黄金搭档,既能杀大虫又能灭虫卵,但配比错1克都可能前功尽弃

去年农技站做过对比试验:单用阿维菌素的田块,保叶率只有43%;换成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的组合,直接飙到92%。这差距,够买两亩地的稻种了。

为什么你打的农药总治不住晚稻卷叶螟?

三、打药时间比选药更重要
见过凌晨四点的稻田吗?老把式都挑这时候下田。为啥?卷叶螟幼虫破茧多在清晨,这时候药液能顺着露水渗进卷叶里。有数据说,傍晚五点打药比中午效果强三成不止。

这里有个"三看"口诀:

  1. 看叶尖:刚出现1厘米白斑时动手
  2. 看虫龄:抓住2-3龄幼虫的"换装期"
  3. 看天气:雨后转晴的头两天最理想

去年隔壁村王婶不信邪,非等虫子把叶子全卷实了才打药。结果农药根本渗不进去,最后亩产少了200多斤。

为什么你打的农药总治不住晚稻卷叶螟?

四、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1. 贪便宜买小厂药:某地农户用了山寨"康宽",虫子没死反而把青蛙毒翻一片
  2. 盲目加量:把30毫升兑一亩地的药加到50毫升,虫子没毒死倒把稻穗烧焦了
  3. 胡乱混配:有人把五种农药一锅炖,结果产生化学反应直接失效

农技员老张跟我说过个真事:有新手把杀虫剂和叶面肥混着打,结果药液结成絮状物,喷头堵了三次。所以说,瓶身上的使用说明可不是摆设。

五、试试这些"傻瓜方案"
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推荐两个省心组合:

为什么你打的农药总治不住晚稻卷叶螟?
  1. 求稳版:5%甲维盐(20ml)+10%虫螨腈(30ml),早晚各打一次
  2. 长效版:20%氯虫苯甲酰胺(10ml)+5%虱螨脲(30ml),隔15天补一次

要是拿不准,现在很多地方能租无人机统防统治。去年湖南试点区域,飞防比人工打药保叶率高出18个百分点。不过记得提前跟飞手说清楚,飞行高度得控制在稻田上方1.5米,太低容易吹散药雾,太高又覆盖不全。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治虫这事就跟看病似的,得把准脉、开对方、抓对药。别看现在花工夫学这些,等秋收时看着金灿灿的稻浪,你就知道这些功夫下得值!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aojs/27919.html"
上一篇 食虫草能完全水培不用农药吗,水里养虫会自己死吗
下一篇 麦苗什么时候打农药效果最好?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