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农药技术 >

这5种农药为啥总让新手踩坑?

刚入行的种植新手是不是总盯着农药瓶子发怵?您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尴尬——明明按说明书配的药,结果打下去麦苗黄了、黄瓜蔫了,杂草反倒越长越欢实?别慌...

刚入行的种植新手是不是总盯着农药瓶子发怵?您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尴尬——明明按说明书配的药,结果打下去麦苗黄了、黄瓜蔫了,杂草反倒越长越欢实?别慌,今天咱们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说,尤其是那些"新手如何避免药害"的搜索词背后,藏着五个最容易闯祸的农药"刺头"。

这5种农药为啥总让新手踩坑?

头号危险分子:三唑类杀菌剂
您可别被"三唑"这个文绉绉的名字骗了,这类药天生带着"压制光环"。像戊唑醇丙环唑这些带"唑"字的,简直就是作物界的"紧箍咒"——用好了能治白粉病锈病,用砸了直接让作物停止生长。举个实例:去年山东寿光的王大姐,在黄瓜苗期用了三唑酮,结果藤蔓愣是半个月没长新叶,急得她直拍大腿。

重点来了:

  • 瓜类作物看见三唑就哆嗦,特别是西瓜、黄瓜,比大姑娘还娇气
  • 蔷薇科果树​(苹果、梨)开花时碰不得,否则花朵直接变"铁树"
  • 小麦玉米这些"糙汉子"倒还扛得住,但也要掐准拔节期前用

铜制剂:这个"金属直男"不会拐弯
波尔多液、氢氧化铜这些"铜"字辈的,就跟直男谈恋爱似的——直肠子不会转弯。它们杀菌全靠铜离子搞破坏,可这招对作物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您知道吗?桃树碰上铜制剂,那真是"要钱又要命",果子能掉得比树叶还快。

这5种农药为啥总让新手踩坑?

使用禁忌:

  • 湿度超60%就是作死,露水没干千万别动手
  • 温度过30℃,药液直接变"铁板烧"
  • 最要命的是不能和石硫合剂混用,间隔至少15天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渗透太强反成祸
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这些名字拗口的家伙,就像会穿墙术的"忍者"。它们能钻进作物体内杀菌,可要是手一抖加了乳油助剂,那就成了"自杀小队"。去年河南老刘在葡萄园混用了嘧菌酯和有机硅,结果叶片焦得能当烟叶卖。

保命口诀:

这5种农药为啥总让新手踩坑?
  • 打死不混乳油,渗透太强要出人命
  • 幼苗浓度砍半用,别学老把式"猛药治沉疴"
  • 最好交替使用其他杀菌剂,防止病菌产生抗性

石硫合剂:清园神器变毁园凶器
这玩意儿就像冬天里的暖宝宝,用对了能杀虫卵清病菌,用错了直接烧根。关键得看准波美度这个指标——清园用3-5度,嫩芽只能0.3度,差个小数点都能要命。您猜怎么着?河北老赵去年给桃树喷了3度石硫合剂,开春发现花芽全成了"炭烤丸子"。

温度红线:

  • 超过30℃立即停手,烈日下打药等于放火
  • 现配现用不过夜,放久了产生硫化氢能熏死人
  • 清园后15天内别用铜制剂,不然化学反应出大事

乙草胺:除草不成反成"作物杀手"
这货在玉米大豆田是除草能手,可到了西瓜草莓地立马变"阎王帖"。最坑的是它低温不死草的特性,新手往往以为是假药,拼命加量结果把作物送走。去年江苏小李在西瓜田用了乙草胺,现在地里还长不出瓜秧。

这5种农药为啥总让新手踩坑?

死亡名单:

  • 西瓜、草莓、莴苣见光死,沾上就烂根
  • 积水田万万用不得,雨水会把药效放大十倍
  • 就算登记作物也要控制水量,地表不能有积水

自问自答保平安

Q:年前清园没用石硫合剂,现在补用行吗?
A:开春气温上来了,这时候用石硫合剂就是玩火!非要补救的话,浓度得降到0.3波美度,还得选连续三天10℃以下的阴天。不过说实话,不如改用矿物油更安全。

Q:杀虫剂和杀菌剂能省事混着打吗?
A:千万别!特别是毒死蜱这种杀虫剂,高温下和杀菌剂混用,作物死得比虫子还快。去年山东老王图省事,把毒死蜱和代森锰锌混用,结果二十亩花生全黄叶,现在还在和农资店打官司。

这5种农药为啥总让新手踩坑?

小编观点

要是您刚入门,听我一句劝——宁可草多长三天,不能冒险乱打药。现在手机都能查农药登记信息,买药前先扫瓶身二维码,看看有没有您种的作物登记。种地这事儿啊,有时候慢就是快,怂才能赢!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aojs/27089.html"
上一篇 丰润办农药营业执照到底去哪儿?手把手教你跑流程不踩坑!
下一篇 猪肉有农药残留怎么办?学会这3招省下千元检测费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