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农药技术 >

免耕必须靠农药才能实现吗?

但问题也来了——有研究指出,长期使用除草剂会导致土壤板结,甚至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健康。就像2025年那个触目惊心的实验,草甘膦在万亿分之一的浓度下仍可能促进癌细...

说到种地,大家脑子里是不是立马浮现出农民伯伯弯腰犁地的画面?可最近有个词叫"免耕"特别火,说是种地不用翻土、不用除草,甚至有人管这叫"懒人种地法"。但等等,网上有人说免耕主要靠农药打天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看似偷懒实则大有门道的种植方法。

免耕必须靠农药才能实现吗?

一、免耕到底是个什么神仙操作?

先给大家打个比方:传统种地就像给土地做全身按摩,要翻土、松土、除草,把土地伺候得舒舒服服。而免耕呢?更像是给土地盖被子——把前茬作物的秸秆往地里一铺,种子直接往秸秆缝里一撒,完事儿!听着挺美对吧?可问题来了:不翻土的话,杂草不得疯长?病虫害不得泛滥?

这时候农药就登场了。按照最早的说法,免耕法就是"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可后来专家们又出来辟谣,说农药不是必选项,生物防治也行得通。这就让人犯迷糊了——到底该信哪个?

二、农药在免耕中扮演什么角色?

咱们先看看实际案例。山西临汾的王老汉试过传统耕作和免耕对比:他精心翻地、除草,亩产164公斤;而邻居用免耕法,亩产直接飙到208.6公斤。这里头农药起了大作用,因为秸秆覆盖的地里,杂草种子更容易发芽,这时候除草剂就能精准打击刚冒头的杂草。

免耕必须靠农药才能实现吗?

不过这里要划重点:​农药使用分两种情况

  1. 灭生型除草剂(比如草甘膦):在播种前把地里的杂草一锅端
  2. 选择性除草剂:作物生长期间定点清除特定杂草

但问题也来了——有研究指出,长期使用除草剂会导致土壤板结,甚至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健康。就像2025年那个触目惊心的实验,草甘膦在万亿分之一的浓度下仍可能促进癌细胞生长。

三、不用农药真的玩不转免耕?

先别急着下 。广东的世行项目就搞过试点:用机械播种+秸秆覆盖+精准施肥,水稻亩产最高增加24.9%,农药用量反而减少30%。这说明农药不是免耕的"铁饭碗",关键要看怎么搭配其他技术。

免耕必须靠农药才能实现吗?

这里给大家列几个替代方案:

  • 物理防草:黑色地膜覆盖,让杂草见光死
  • 生物竞争:种植三叶草等覆盖作物,挤占杂草生存空间
  • 天敌治虫: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 轮作断根:通过作物轮换打断病虫害循环

不过实话实说,这些方法对技术要求更高。就像新手司机开手动挡,肯定不如老手溜。所以很多刚开始尝试免耕的农户,还是更愿意用农药这个"傻瓜按钮"。

四、传统耕作VS免耕 农药用量大比拼

咱们用个表格更直观(虽然不能画表格,但可以文字描述):

免耕必须靠农药才能实现吗?
对比项传统耕作免耕
除草方式人工/机械除草主要依赖化学除草剂
农药使用频次生长季3-5次播种前后1-2次
施药量每亩500-800ml每亩300-500ml
环境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存在化学残留风险

数据来源:

看起来免耕在用药量上确实占优,但有个隐藏问题——传统耕作通过翻土能把部分农药埋入深层土壤,而免耕的农药都集中在表层。这就好比把垃圾堆在门口还是埋在后院,各有利弊。

五、小编说

刚开始接触免耕时,我也觉得这就是个"农药依赖症患者"。但深入了解后发现,这就像智能手机和老年机的区别——你可以只用基础功能,也能开发出各种高阶玩法。农药在免耕中更像是"拐杖",用得好能健步如飞,用不好就成了"轮椅"。

免耕必须靠农药才能实现吗?

要说个人观点:新手小白想尝试免耕,建议从"农药+覆盖作物"的组合拳开始。比如先用低毒除草剂控制住杂草,同时在地里种上紫云英这类绿肥作物。等摸清门道了,再逐步减少农药用量。记住,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种植法,关键是要在保产量和护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nongyaojs/22419.html"
上一篇 上海农药厂污染治理真的到位了吗?,三年整改成效如何?
下一篇 500ml农药灌装贴标机怎么选?老司机教你闭坑指南,看完秒懂!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