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稻抽穗期为什么要重点打药?
抽穗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稻株养分集中向穗部输送,植株抗病能力下降。田间高温高湿环境极易引发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三病"和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虫"的爆发。据农技站数据统计,抽穗期防治不到位可导致减产30%-50%。

二、具体该打哪些农药?
1. 稻瘟病防治
破口前5-7天必须预防:
- 首选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每公顷450克)
- 替代方案:40%稻瘟灵乳油(每公顷1500毫升)
2. 纹枯病防控
分蘖末期至抽穗期是防治窗口:
✔️ 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每公顷300毫升)
✔️ 5%井冈霉素水剂(每公顷1500毫升)
3. 虫害综合防治
害虫类型 | 特效药剂 | 使用要点 |
---|---|---|
稻飞虱 |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 早晨露水未干时喷洒 |
二化螟 |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 重点喷施稻株中下部 |
卷叶螟 | 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 | 虫卵孵化高峰期用药 |
三、农户常见疑问解答
问:不同生育期用药有何区别?
破口期前主防穗颈瘟,齐穗期后重点防治稻曲病。孕穗期使用井冈霉素+氯虫苯甲酰胺组合,既能防病又控虫。

问:农药混配要注意什么?
三环唑+吡蚜酮+磷酸二氢钾是经典配方,但需注意:
① 现配现用不隔夜
② 先加叶面肥再兑农药
③ 避开正午高温时段
四、个人用药经验分享
在皖南地区实践中,破口期用三环唑+噻呋酰胺,7天后补施春雷霉素+吡蚜酮的组合,防效可达85%以上。特别提醒:雨前4小时必须完成施药,若遇连续阴雨,改用耐雨水冲刷的微胶囊剂型。水稻扬花期建议停用乳油类药剂,避免影响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