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除草剂 广谱型除草剂 >

除草剂和氨基甲酸酯究竟哪里不一样?

上个月有个惨痛案例:某葡萄园主把抗蚜威当除草剂撒,结果蚜虫没杀干净,倒是把新抽的葡萄须给烧焦了。后来检测发现,他买的氨基甲酸酯压根不含除草成分。未来农药会取代它...

刚入行的农资新手如何快速搞懂农药分类?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提问,尤其是「除草剂和氨基甲酸酯总是分不清」这类困惑。这不,上周就有位种植户误把氨基甲酸酯当除草剂用,结果把自家玉米苗烧成了"方便面"——今天咱们就仔细说清楚这两者的区别。

除草剂和氨基甲酸酯究竟哪里不一样?

除草剂就像除草界的"特种兵"

除草剂说白了就是专杀杂草的农药。举个栗子,草铵膦这种常见货,喷在田里就跟开了定位似的,专盯着稗草、马唐这些捣蛋鬼。不过这里有个坑要注意:

  • 灭生性除草剂​(比如百草枯)见绿就杀,适合荒地预处理
  • 选择性除草剂​(比如二甲戊灵)能区分作物和杂草
  • 内吸型除草剂会顺着杂草维管束搞"内部爆破"

去年隔壁村老张的故事特别典型。他给稻田用了含敌稗的除草剂,结果三天后稗草没死,稻子倒黄了一片——原来他买成了非水稻专用型。所以说,​看懂标签上的适用作物比啥都重要。


氨基甲酸酯其实是"全能选手"

这名字听着唬人,其实在农资店常见得很。​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更像多面手,既能当杀虫剂又能做杀菌剂。比如:

除草剂和氨基甲酸酯究竟哪里不一样?
  • 克百威专治地下害虫,像地老虎见了它就哆嗦
  • 涕灭威对付蚜虫、红蜘蛛效果拔群
  • 灭多威还能兼职杀灭线虫

不过这里有个冷知识:这类农药对哺乳动物毒性偏高。前年农技站做过测试,1克纯品灭多威的毒性,相当于20支香烟的尼古丁含量。所以使用时要戴好橡胶手套,千万别学我邻居老王图省事直接用手拌种,结果半夜送急诊洗胃。


对比实验揭开真相面纱

咱们在试验田做了组对照实验,种着同一批白菜苗的地块分成AB两区:

对比项A区(喷除草剂)B区(用氨基甲酸酯)
3天后变化杂草枯黄卷曲菜青虫集体躺平
7天残留检测土壤检出微量成分植株内部发现代谢物
误伤作物率15%(边缘灼伤)8%(叶片暂时性斑点)
持效期20-35天10-18天

农业二十年的李技术员说了句大实话:"除草剂是定向导弹,氨基甲酸酯更像霰弹枪。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拿杀虫的玩意儿当除草用。"

除草剂和氨基甲酸酯究竟哪里不一样?

常见误区连环坑

最近发现好多新手存在认知偏差:

  1. 以为包装颜色代表用途​(实际上红色包装既有除草剂也有杀虫剂)
  2. 觉得味道刺鼻就是药效强​(氨基甲酸酯多数有烂苹果味,和效果无关)
  3. 按价格判断适用场景​(贵的除草剂可能只针对特定作物)

上个月有个惨痛案例:某葡萄园主把抗蚜威当除草剂撒,结果蚜虫没杀干净,倒是把新抽的葡萄须给烧焦了。后来检测发现,他买的氨基甲酸酯压根不含除草成分。


未来农药会取代它们吗?

现在冒出不少"生物农药""纳米农药"的概念。但就我这几年观察,​除草剂和氨基甲酸酯仍是刚需。去年参加农博会,看到某公司推出的双丙氨磷+噁虫酮复配剂,既能除草又能防虫,倒是给农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不过这类新产品价格还是偏高,小农户暂时玩不转。

除草剂和氨基甲酸酯究竟哪里不一样?

站在满是农药瓶的仓库里,我忽然觉得:农药就像炒菜用的调料,​用对场合是美味,乱加就是灾难。与其纠结选除草剂还是氨基甲酸酯,不如先学会看说明书——毕竟田里的庄稼不会给你试错机会。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农资网:https://www.bbwna.com/guangpu/19697.html"
上一篇 传统除草剂生产费时费力?新型选择性除草剂如何降本30%
下一篇 除草剂真的能彻底消灭香蕉树吗?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