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农产品,特指那些通过转基因技术进行栽培、育种或改良的农作物产品,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木瓜、转基因玉米等。如今已经在世界上多个国家成为了环境和健康的重要议题。
定义
“转基因农产品”(GM FOOD)
如今已经在世界上多个国家成了环境和健康的中心议题。并且,它还在迅速分裂着大众的思想阵营:赞同它的人认为科技的进步能大大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而畏惧它的人则认为科学的实践已经走得“太快”了。 那么,什么是“转基因农产品”呢?
转基因农产品,就是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许多人已经知道,所有生物的 DNA上都写有遗传基因,它们是建构和维持生命的化学信息。通过修改基因,科学家们就能够改变一个有机体的部分或全部特征。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种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没有一种含有从其它动植物上种植基因的食物,实现了大规模的经济培植。同时许多人坚持认为,这种技术培育出来的食物是“不自然的”。
世界上第一种基因移植作物是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1983年得以培植出来。又过了十年,第一种市场化的基因食物才在美国出现,它就是可以延迟成熟的番茄作物。一直到1996年,由这种番茄食品制造的番茄饼,才得以允许在超市出售。
为什么一些人认为转基因技术或许对人类健康有害呢?批评者认为,目前我们对基因的活动方式了解还不够透彻。我们没有十足的把握控制基因调整后的结果。批评者担心突然的改变会导致有毒物体的产生,或激发过敏现象。
另外还有人批评科学家所使用的 DNA会取自一些携带病毒和细菌的动植物,这可能引发许多不知名的疾病。我们应该相信我们所吃的食物吗?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和维持信心,所有食品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检测管理程序。检测程序的目的是在食品上市前就发现问题。如果消费者不幸因为所吃的食品而得病,这往往是因为食品生产线存在问题。
优点
1.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2.减少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
3.节省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
4.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5.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6.促进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
转基因农产品的缺点:
1.可能对蝴蝶等昆虫造成伤害。
2.可能影响周边的植物的生长。
3.可能使昆虫或病菌在演化中增加抵抗力,或产生新的物种,之后一样有可能会伤害作物。
安全评估
对于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说法,争论的重点应在转基因食物是否会产生毒素、是否可通过DNA蛋白质过敏反应、是否影响抗生素耐性等方面。
转基因农产品安全吗?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谢利1918年所著小说中的生理学研究者,他最后被自己创造的怪物所毁灭。现在欧洲人把基因改良作物提供的食物称作“弗兰肯斯坦食物”,意谓转基因植物将造成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这种譬喻固然夸张了一点,但他们的担忧不是全然没有道理。
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是近20年的事,由于其孕育着巨大的希望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西方国家在1990年还没有正式种植转基因作物,到了1999年种植面积已达4000万公顷。全世界转基因种子的销售额在1995年仅为7500万美元,而1998年已飚升至15亿美元。
但另一方面,虽然各国目前已经试种的转基因植物超过4500种,可是获得政府批准上市的品种仅40个,不到1%。这说明各国政府对此仍采取谨慎的态度,在技术因素之外,还有生态健康和社会伦理等因素需要权衡。
美国和加拿大的公众对基因改良食物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市场上的一些加工食品如软饮料、啤酒和早餐麦片等都已含有基因改良作物的成分,并没有遇到多少质疑。但欧洲的情况却不一样,阻力很大。公众对政府批准的食品新品种将信将疑。自从发生了疯牛病、二恶英污染事件后,公众更是心有余悸了。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9%的英国公众反对试种基因改良作物。
欧盟在1998年4月暂停批准新的转基因农产品投放市场,又进一步作出决定,暂停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和销售。少数自愿试种基因改良作物的农场主受到其他农场主的抗议,试种的作物常常遭到毁坏。1999年八月下旬以后的一段时间,法国的农民把水果蔬菜,甚至牛粪倾倒在一些麦当劳快餐店门前,抗议他们出售的牛肉面包和土豆中含有转基因食物。美国认为欧洲的行动比“香蕉战”和“牛肉战”更为严重,扬言要报复。
反对转基因农产品的人涉及范围较广的各种利益集团,从绿色和平组织到农场主协会到基督教会等等,他们的反对意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转基因违反自然,因而是有害的。支持派则反驳说,现今的各种庄稼早已不是原始品种,否则人们吃的蔬菜就该跟动物吃的草一样。
第二,植物里引入了具有抗除草剂或毒杀害虫功能的基因后,它们所提供的食物对人体是否安全?对这一点,支持派强调,迄今为止并无够资格的研究机构发现转基因农产品危害人体健康的证据,但他们对长远的影响还只能作推论,一时难以取得全面的证据以服人。
第三,过于勿忙地推广转基因植物是否可能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推广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可能助长农民过量使用除草剂,从而使一些非主要作物受到伤害甚至灭绝。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一直把这类非主要作物当作补充食物或作为饲料。美国渔类和野生动物管理署已发现有74种植物品种受除草剂影响而濒临灭绝。
另外,转基因技术有可能造成生物污染。有的生物技术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销售给农民的转基因种子作了“绝育”处理。印地安那大学生物系副教授玛莎·克劳奇的研究表明,这种绝育基因有可能在无意中使其他作物也变成不育。
有特殊功能的基因“流窜”到相近的野生植物品系中去,使之具有抗除草剂的能力而难以控制;或者使害虫体内产生抵御杀虫剂的抗体。另外,有些小生物吃了具杀虫功能的转基因植物可能灭绝。支持派则指出,农业生产本身是一种有损环境的活动,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损害不会比传统农业更大。植物自身具备了抗虫能力,农民可以减少喷洒杀虫剂,对环境和生物保护是有利的。
这类争论在短时间内不易得出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议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首先是新开发的品种本身还不完善,其于人体和环境的中长期影响尚待观察,人们表示担忧是有正当理由。 总会有一些意识保守的人对新科技产物不习惯,拒绝接受。再有就是受贸易利益冲突的影响,一些国家的政府和利益集团利用转基因农产品的不够完善而大打贸易战,使事情变得更复杂了。
但科学前进的脚步不会因此而停顿。上述种种社会压力将促进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科学家必将会向人类奉献更完满的基因改造食物。
正当转基因农产品仍“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时,昨日,沪上多家超市悄然出现一种“非转基因食用油”标识,引得一些市民议论纷纷:“转基因农产品至今还没有贴标签,‘非转基因农产品’倒急吼吼地抢先亮明身份了。”
“非转基因食用油”标识堪称上海“非转基因第一标”。推出这一标识的商家毫不隐讳自己的目的:“我们就是要与其它产品区分开来。”而就在不久前,另一家企业也举起“非转基因农产品”大旗,作为进军京城食用油市场的敲门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应该按规定贴上“转基因”标签的转基因农产品在上海市场上未见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