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除草机制有何不同?
草甘膦属于内吸传导型除草剂,通过抑制植物芳香氨基酸合成实现灭杀。其特点:

- 通过茎叶吸收后直达根系
- 对多年生深根杂草效果显著
- 需要5-7天显现枯黄症状
草铵膦则是触杀型除草剂,通过阻断谷氨酰胺合成酶发挥作用。其特性:
- 接触部位快速失绿坏死
- 3天内可见明显效果
- 对浅根系杂草更具优势
二、哪种见效更快?对作物更安全?
见效速度对比:
草铵膦 > 草甘膦(快2-4天)
作物安全性排序:
果园/经济作物 > 草铵膦
荒地/田埂 > 草甘膦
关键数据对比表

指标 | 草甘膦 | 草铵膦 |
---|---|---|
见效时间 | 5-7天 | 2-3天 |
持效期 | 30-40天 | 15-20天 |
土壤残留 | 中 | 低 |
三、果园除草该选哪种?
草铵膦适用场景:
- 果树行间浅根杂草
- 采收前30天应急处理
- 对抗性杂草补防
草甘膦适用场景:
- 果园外围深根恶性杂草
- 非生长季全面清园
- 成本敏感型大规模除草
四、残留与抗性怎么处理?
残留风险:草甘膦在土壤中半衰期达47天,而草铵膦遇土即钝化。对于轮作地块,建议:

抗性管理方案:
- 草甘膦抗性区改用草铵膦
- 两者交替使用延缓抗性
- 添加有机硅助剂增效
五、每亩成本差多少?
以10%草甘膦铵盐与200g/L草铵膦为例:
- 草甘膦:6-8元/亩(持效期长)
- 草铵膦:15-20元/亩(速效性强)
性价比公式:速效需求选草铵膦,长效需求选草甘膦
个人观点:在柑橘园实践中,推荐行间用草铵膦控草、外围用草甘膦清障的组合方案。特别注意草甘膦漂移危害,大风天禁用,而草铵膦可搭配定向喷雾器精准施药。农药选择本质上是用药智慧,而非单纯的价格博弈。
